以色列独立的原动力,犹太复国主义(三)

dec_005

 

犹太复国主义以及支持犹太人复国运动者

虽然威胁、暴力和驱逐执拗地持续着,但犹太人还是在1900年期间生存下来。他们的心愿当然是能够重新恢复国家,从压迫中得到解放。盼望着独立,战战兢兢生活的犹太人们,终于能够实现梦想的原动力就是“犹太复国主义(Zionism)”。犹太复国主义,是犹太人以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国家为目标的一个民族主义运动。

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被触发的直接原因是危机。其实犹太人的历史本身就是危险的连续,但18世纪是欧洲名为“最久的憎恶”的反犹太主义达到最高潮的时期。“要从犹太人的肉体与精神上的污染中,守护欧洲文明”的舆论散播在欧洲全域,紧接着出版了在助长反犹太主义的书籍。随着为了反犹太主义的国际会议在德国德罗斯顿召开,接着在欧洲各地发起了反犹太示威,之后针对犹太人的杀人、放火、掠夺更加严重。

虽然外部迫害也是问题,但更大的危机其实是在内部。当犹太人哲学家摩西门德尔松主张,促进与欧洲人同化与融合的“哈斯科拉(Haskalah)”运动时,犹太人知识阶层中相当多的人抛弃了民族的传统,接受了欧洲的文化。犹太人共同体也失去了力量,人们的历史意识也逐渐减弱。这意味着在经历桎梏的岁月中也绝没有被折断的民族的基干,已经动摇了。

拒绝哈斯卡拉的部分犹太人持守着传统,甚至为了找回祖先的国家开展了犹太复国运动。1894年发生的“德雷福斯事件”正式点燃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火把。在其中心有犹太人西奥多.赫茨尔。看到德雷福斯事件后赫茨尔确信“犹太人的问题,可以藉犹太人创立独立自主的国家来解决”,从而投身于犹太复国运动之中。1896年,为犹太复国主义的概念下定义的著作“犹太国家”发表后,以第二年召开的第一次犹太复国运动支持者们(犹太运动家)登场增添了力量。

因犹太复国运动支持者们的活跃,犹太复国运动在获得欧洲社会的关注上取得了成功。可是,犹太人们在巴勒斯坦建立国家的可能性,仍旧接近于零。只有在欧洲的犹太人大批移居到巴勒斯坦才能打好国家的根基,但不仅是哈斯科拉支持者们的怀疑性舆论,巴勒斯坦荒凉的环境也是一大障碍。因为能够立即抛弃以刻苦的努力打下的基础,奔向黄无之地的人其实并不多。大多数人的想法是,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,可能情况就会有所好转。

但是与不安的国际形势相吻合,反犹太主义变得更加激烈。在东欧有数千名犹太人被处刑,在沙俄放纵的无差别犹太人屠杀更为严重。在比任何时候都恐怖的氛围中,切实地领悟到没有国家就绝不会有安全的犹太人们,一个两个开始按照犹太复国运动家们的建议,选择了巴勒斯坦之行。移居民日渐增多,1925年,在巴勒斯坦内的犹太人已超过10万名紧接着在1933年就达到了23万名。

因各种理由未能离开欧洲的犹太人,在犹太人的敌对者——纳粹政权登场以后,迎来了史无前例的悲剧。纳粹政权计划从欧洲除掉所有犹太人,于是将犹太人们关押到设立各处的收容所,进行屠杀。直到1945年1月奥斯威辛集中营被关闭为止在欧洲全域以清理人种的名义,有600万名犹太人被屠杀。

在经历了犹太人大屠杀后,再一次深刻领悟到建设国家之必要性的世界各地的犹太人指导者们,切实地准备着建立国家所必要的要素。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停战后,犹太国家建设计划更加得到了响应。可是想要阻止这一切的周边国家的反对活动也非同一般。联合国也想在犹太人和中东国家之间仲裁,但却以失败告终。周边国家在巴勒斯坦内的犹太人居住区,开展了大规模的攻击。在攻击进行期间,有1200名犹太人死亡,主要路口都被切断。

攻势虽然一直持续,但犹太人却没有退缩。无法放弃不知何时才会再来的机会,他们舍弃生命奔向了战场,最终经历1900多年才重新找回了国家。1948年5月14日下午4点在特拉维夫博物馆,以色列的第一任首相本.古里安,向全世界宣布了以色列的独立。

        “我们根据自然和历史的权利以及联合国大会决议,宣布在以色列故土上建立一个犹太人的国家————以色列国!”

 

anyShare分享到:

5 Comments

  1. 劍客 2016年1月11日 Reply
  2. 天使金菊 2016年1月11日 Reply
  3. 飞鸟 2016年1月11日 Reply
  4. jinchun6543 2016年1月11日 Reply
  5. 和平 2016年1月10日 Reply

Add a Comment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